7月1日既是黨的生日,也是周末休息日。下午4點,在公司技術大樓三樓大會議室,(集團)公司總經理單金銘正在為來自華中科技大學能動學院制冷專業大三學生授課。
同往年一樣,滿面春風、熱情洋溢的單總一踏進會議室就獲得了師生們雷鳴般的掌聲。不一樣的是,單總的講課從往年一上臺就直奔主題,改變成首先向到場的同學們發問:“本次實習你們需要得到什么收獲?”突如其來的提問使在場的學生有短暫的沉默。但是,很快就有幾名學生站起來回答了提問,現場的氣氛活躍起來。單總針對同學們的問題進行一一解惑。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單總從公司選址建設到50多年的發展歷史,分三個階段向學生們娓娓道來:1966年,睿智堅毅的川空人歷經波折選址簡陽,建廠初期,審時度勢,選擇了以深冷技術相關產品為戰略突破口,毅然踏上開疆拓土的漫漫征程。那歲月,技術匱乏,環境簡陋,設備簡單,川空人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創新技術,開發產品,并且多項技術填補了國家空白,在滿足用戶需要同時,走上了創新發展道路。第二階段,公司立足自主研發,提升自身技術水平。當時,國家最大只能生產一萬的空分,川空在已有產品的基礎上,擴大經營范圍,走上了擴大再生產的道路。第三階段,實行國有資本改制,這是川空從國有企業到民營企業的改制發展提升的階段。當時正處于歐美制裁下的液化天然氣需求旺盛時代,川空克服重重困難牽頭搞起了液化天然氣,開發一個成功一個,與國外的技術產品達到了同等水平,進而超過了國外的技術產品。尤其川空在內蒙古杭錦旗投資建設的200萬方/日天然氣液化項目,實現了所有關鍵設備全國產化,能耗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鞏固了四川空分在液化天然氣行業的領先地位。川空的發展,其一是創新,其二是不固守簡陽,“東西南北中,處處有川空”,我們正在考慮把公司發展到國外去,做大做強,建百年老店。
接著,單總對學生“川空的行業地位”的提問進行了作答:我們在與法液空合作的基礎上,走自己的創新之路。從當前我國的整體水平來看,川空同杭氧一樣都是一流的水平,但是也有差距,就是精細的地方,要更加用心去做到,要平起平坐,更上一層樓;同國外的同行業比較,液化天然氣是國際一流的,要做到更精、更好、更優,尤其在管理上更要跟上去。
最后,單總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經驗。他認為,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造成許多人形成了“雞蛋式”思維模式,八面光滑,在實際工作中出了問題就怕、就推。單總以川空的生產及項目中曾經遇到的問題舉例,抽絲剝繭、層層剖析地闡述了要建立“菠蘿式”的思維模式,發揚“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勇于探索,不回避問題,不做足球專家“踢”問題,而要善于分析問題,敢于解決問題,才會有進步。他對同學們發出邀請——“川空歡迎你”。同時,他也對同學們寄予厚望,希望他們為國家的低溫事業和科技創新多做貢獻,希望華中的學生都能成為世界級專家。
此次講課在師生們經久不息的掌聲中結束。學生們由衷地感謝老校友的“現身說法”、諄諄教誨和殷切希望。這次珍貴的實習經歷,一定會給他們初入社會帶來難忘和大有裨益的經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