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天以來,天氣迅速暴熱,即便是呆在屋里也可以感受到燥熱襲擾的煩惱,更不必說車間里那些從事體力工作的師傅了,他們早已汗流浹背、揮汗如雨。
在容器公司120立方米液氫貯槽生產現場,穿戴整齊地蔡師傅正蹲在高高地筒體上操作著自動焊機,灼熱的焊絲在高溫下粘合著原本毫不相干的鋼板,一條焊縫接著一條焊縫地施焊,他早已習慣了眼前的這種“高溫縫紉”,三十年如一日地繼續著本職工作。
“當當當”一陣陣清脆的榔頭聲正招呼著這個火熱的夏季。原來,這是冷作工師傅們正在實施現場接筒。他們是車間里的生力軍,就像在足球場上的前鋒一樣,需要沖鋒在前、攻城拔寨。接筒對冷作工來說是家常便飯,他們有時將筒體高高的疊起來連掛,有時又把筒體放倒在滾輪架上長龍臥虎般地“鑲嵌”,他們手中的鐵錘就如同那射雕的彎弓,確定了目標幾乎就沒有做不到的。他們這一身鐵打的功夫也是從汗水中磨礪出的,他們手上的每一個老繭都可以說是給他們的一個勛章。
裝箱組工作現場是最壯觀的。鱗次櫛比的弓形鋼板密密麻麻地鋪了許多層,那些都是大套貯槽的預制品。油漆工師傅提著油桶穿著厚厚的“迷彩服”不停地穿梭其間,為貯槽“涂脂抹粉”;同樣辛苦的還有奮斗在“看不見的戰線上”的探傷人員, 50多毫米厚的筒體探傷起來談何容易,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挑戰,流淌在他們臉上的汗水,一半是來自夏天的高溫,一半是來自內心的糾結:“怎么才能把這些硬骨頭啃掉呢”?張師傅自言自語地琢磨著。
“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這樣的品質不正是容器員工的精神寫照嗎?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實實在在的工作,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那滿腔的赤誠與熱情何曾改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