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資供銷公司棒下工段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女員工人數占一半以上,她們肩負著(集團)公司棒管材及型材的下料任務,每年八千噸的下料任務,就是她們一件一件鋸出來的。她們雖然沒有驚人的業績,突出的貢獻,但她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默默地任勞任怨地辛勞著,在平凡的工作中體現著不平凡的精神。
棒下工段下料工作的特點是棒單多、規格多、件數多、搬動多,這種工作性質就要求她們認真仔細和吃苦耐勞。負責弓鋸床下料的三位員工。見到她們弱小的身軀,你很難相信每年幾千噸下料任務是由她們完成的。工程部、容器、低機、閥門等車間的棒管型材料都是她們下的,尤其是下鋁棒和型材特別辛苦,每個月她們都要下幾萬件小鋁棒,下一件鋁棒只要一分鐘,她們要不停夾料下料,這個節奏是很累人的。她們一天下來,腰都直不起來。每個月她們都要下幾百噸型材,每下完一件型材,她們就要搬動一次,每件重約三四十公斤,每天要搬動幾百次,一天下來,她們腰酸背痛,汗流浹背。由于長期勞作,她們腰腿都有頑疾。
為了保證下料質量,節約材料,她們千方百計想辦法,改進下料模具,使下料工作又快又好。她們根據不同產品,不同規格的材料,主動制做料單和調整墊片,使批量下料即準確又快速。以前棒下弓鋸床有四位下料工,如今在下料工作量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她們三位員工,靠認真負責和特別能忍耐的精神硬是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了任務。
有時問她們為什么這樣努力,她們說:“既然干了這工作,再苦再累也要努力干好,對自己、對公司負責。”川空(集團)公司能不斷發展壯大,就是靠有一大批能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的員工支撐著